占星一段歷史
- M L
- 6月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這一期的內容,主要取自美國占星家Chris Brennen的 Astrology Podcast 之The History of Astrology: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。
公元2000年前,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開始整合占星術的基礎想法:「天地相連,當天上出現惡兆,人間將發生凶事。當人間發生凶事,天空中也有兆可循。」
人們把星相和應對的事件記錄在石板上,保存在圖書館,世代傳承。到了公元前750年,為王權服務的的Mundane Astrology(中譯為世運占星,你有想到麵包店嗎?)在此地區發展起來,聚焦在代表國運的國王身上。
公元500年前,當時的占星師兼天文學家,勤勞地記錄以及歸納天空的變化。黃道被標準化為每三十度一個星座,總共十二個星座。天體位置推算表也在這個時期出現,表示當時的占星師已經能夠計算並預測天體的運行。
公元前410年終於出現了個人星盤。儘管簡陋,個人星盤記錄其人出生時天體的排列,占星師從中觀察其人的命運如何相呼應。占星術不再侷限於服務國王或國家,而和芸芸眾生產生連結。
另一重要的西洋占星發源地是埃及。公元2000年前,為了決定宗教儀式的時間,埃及出現一種叫The Decans(旬星)的占星系統,將恆星叢分成36組,稱為36旬星,觀察其如何在天空中升起以及落下。
古希臘占星文獻Salmeschoiniaka中記錄了旬星系統如何呼應後來的希臘化占星宮位。比方說編號01的decan,代表此人出生時的狀況。28號象徵此人的生計,17號則揭示此人的婚姻資訊。
西元前四世紀,馬其頓之子亞歷山大從南歐出發,挟著大軍進入亞洲,攻下當時被波斯統治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。此兩地因而受亞歷山大的母文化,希臘文化影響。歷史上稱此時期為Hellenistic Period(希臘化時代)。
希臘語文在當時成為最強勢的語文(lingua franca),類似今日的英文。不論母語為何,凡商業,科學,宗教,或哲學的交流都使用希臘語文。其為占星術帶來的影響,就是整合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占星術。西元前三世紀,埃及的神廟開始出現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十二星座的蹤跡。
這股占星師互通有無的熱潮,到西元前一世紀時,終於形成Hellenistic Astrology (希臘化占星
術)。
Comments